我区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

发布日期:2023-03-13 来源:大丰日报 浏览次数: [字体: ]

日前,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,2023年我区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,总投资3.27亿元。

近年来,我区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和平田整地,大力实施“先流转后建设、先平整后配套”,推进小田变大田和整区域建设,实现耕地条田化、种植规模化、耕种宜机化,粮食产能较项目实施前提高10%以上,为全区粮食“十九连丰”打下坚实基础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3.83万亩,占比达80%。

坚持高位推动。我区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小组,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,区委、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,下设办公室、督查考核组、环境整治组、资金保障组、技术指导组等“一办四组”。编制《大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(2021-2030年)》,区委、区政府每年印发《全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》,明确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。区农业农村局加强行业监管,对规划设计、招投标、施工等进行业务指导;各板块落实项目法人属地管理责任,镇村两级组织协调解决建设中的矛盾问题,鼓励国有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,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
突出联动融合。项目镇(区、街道)加强和区直部门间的沟通协调,统筹生态河道治理、占补平衡、农桥农路等项目,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投资公司参与建设。加大土地流转和平田整地力度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做到一体规划、整体推进,建设一片、提升一片。如2021年白驹镇肖坳片项目区,共实施农房改善31户、关闭拆除畜禽和水产养殖场21个、迁移田间散坟450穴、建设生态河道10公里等。

强化示范引领。在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,围绕农业“112233”重点工程沿线布局项目,2022年在陈李线建设三龙镇龙东片、丰华街道朝荣片、大桥镇江岸片项目2.55万亩。以点串线、以线带面,打造一批规划科学合理、连片规模较大、投资强度较高、措施配套齐全、示范效应明显的示范区。2022年规划建设小海、南阳、大丰港区3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,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高标准农田规划、设计、建设全过程,因地制宜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,加强智能信息化建设,着力提升农田生态环境质量。

严格制度管理。严格按照《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》要求,努力实现灌排设施配套、耕地质量优良、田间道路畅通、农田生态良好、生产方式先进。严格执行建设程序,实行项目法人制、招标投标制、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。及时落实建后管护制度,按照《大丰区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管护实施细则》要求,坚持区负总责、属地落实、村为主体,谁受益、谁管护,谁使用、谁管护,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,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。

据了解,这些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,提升耕地质量,提高粮食生产能力,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,实现节水节地农业增效,为全区粮食丰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  

打印 关闭